合肥現場會技術總監張國良先生發言稿
各位同仁、朋友:
大家好!今天現場會的主角是節水抗旱稻,它是介于水稻和旱稻之間的一個新類型。我理解它既有水稻豐產性好、米質優良的優點,又兼有旱稻抗旱、耐旱的性狀,因此節水抗旱稻的育成是水稻育種的重大突破,2013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旱優73”、“滬優2號”是第一批應用推廣生產的節水抗旱稻,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1、抗旱能力較強。
我國人均淡水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量的1/4,是世界上缺水最為嚴重的國家。水源不足是我國水稻生產最大的危機,天谷科技董事長羅利軍博士選育節水抗旱稻就是針對這個危機而設定的。
這兩個品種抗旱能力強,在節水50%的條件下仍可獲得較高產量。在旱稻種植區可作旱稻栽培,目前已在旱稻區大面積種植,并獲得較高產量。
2、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
節水抗旱稻可吸收深層土壤中的水分,故表現為抗旱、耐旱,同樣也可利用深層土壤的肥力,表現為節肥。因此在旱栽條件下,節水抗旱稻后三葉上舉,株高100公分左右;在高肥水條件下,架勢旺,株高變高,葉片拉長,葉片較披散。
3、病蟲危害輕。
節水抗旱稻不需要長期灌水,改變了田間的小氣候,莖稈粗健,病蟲害減輕。
4、耐熱、耐高溫,結實率高。
節水抗旱稻特征就是耐熱、耐高溫,結實率高。一般結實率在85%-90%,高的地方可達95%,具有較好的抗高溫能力。
5、米質優良。
這兩個品種米粒細長,晶瑩剔透,惡白率低,米質達國家二級優質米標準,尤其是“滬優2號”還帶有香味,米質極佳。
6、豐產性好。
節水抗旱稻難以達到常報道的800公斤以上的超高產水平,但在有水栽培條件下,600公斤以上的產量比較容易實現,與目前推廣的雜交水稻品種產量相當。在旱情較重、水源不足或中低肥力土壤種植,穩產性特別突出,表現顯著增產。
7、生育期較短,適應性廣。
這兩個品種既可在春閑田中種植,也可接小麥茬種植。